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。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,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民营企业茁壮成长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发布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》,印发《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》支持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,推动创新主体培育工作……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狠抓政策落地实效,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
金融活水润泽万千民企。政府架桥,纾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堵点,打通银企对接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力量。
近年来,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持续放大“宿心融”融资对接服务品牌,通过政府搭台、银企对接、政策引导、市场运作模式,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,引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。
广东,目前拥有1800多万户民营经营主体,是我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最活跃的地区之一。广东积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,培育耐心资本。
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,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,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中电云脑(天津)科技有限公司,一项前沿科技正在颠覆传统输入方式。
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%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90%的高新技术企业,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。政府积极培育科创土壤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、研究者和投资者,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在辽宁,“硬核”政策持续发力,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。辽宁省政府连续出台多部稳经济、稳增长政策文件,每部文件都将科技支撑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,重点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、减免科技企业税费等方面有近20条。
今年2月份,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.8,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值;前两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.2%。巩固好势头、促进新发展,尤需各方持续给足政策暖风、打出更多真招硬招实招。
政策暖风与市场活力共振,真招实招与狠抓落实结合,民营经济这片森林将更加本固枝荣、茂密苍翠。